由於最近有保險的需求,因此主動與一位在從事保險業的大學同學聯絡
他提到他也有負責車險、產險類的服務,並且提到他做滿多產險的case,
通常一般保險員不太願意做產險
而且車險有很多小細節,一般車險的保險員或是業代(大部份是業代啦)不會特別說明
剛好最近車險到期了,業代打來請我續保,也同時寄給我續保項目跟費用
想說讓我同學也看一下,是不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
下面是業代第一次給我的項目,就是照去年的項目今年續保,沒改變
項目 | 保險金額 | 保險費 |
乙式車體險 | 49.9萬 | 24xxx |
竊盜險 | 49.9萬 | 19xx |
竊盜損失折舊率附加條款 | 298 | |
第三人責任險(體傷)每人 | 200萬 | 14xx |
每一件意外事故之總額 | 2000萬 | |
第三人責任險(財損) | 50萬 | 13xx |
第三人駕傷 | 100萬 | 2xx |
第三人駕傷-住院日額 | 1000/9萬 | 2x |
友人之後給我一份他擬的保險項目跟報價單
項目 | 保險金額 | 保險費 |
乙式車體險 | 56.5萬 | 18xxx |
車體損失折舊率附加條款 | 49 | |
竊盜險 | 56.5萬 | 20xx |
竊盜損失折舊率附加條款 | 500 | |
第三人責任險(體傷)每人 | 200萬 | 13xx |
每一件意外事故之總額 | 400萬 | |
第三人責任險(財損) | 30萬 | 12xx |
乘客體傷(每一個人) | 57x | |
乘客體傷(每件事故) | ||
超額責任險 | 1000萬 | 38xx |
駕駛人傷害險 | 1千 | 3xx |
每一個人死亡或殘發 | 100萬 | |
竊盜損失代步費用 | 3萬 | 2xx |
汽車道路救援費用 | 3萬 | 4xx |
律師費用補償保險 | 10萬 | 4xx |
雖說看起來他的價格似乎比較高,但我同學提到幾個問題,有的滿重要的可以參考看看
1、第一、二項,我的車子今年是第二年,一般產險公司是以25%的折舊率算,而他提供的是以15%的折舊率算
以價格來說,甚至比起原業代給我的還要便宜
2、另外,業代提供的並沒有竊盜損失折舊率附加條款
比如說,我是6/1投保,若沒加這項,假設我的車子在明年5/1被偷,則會依時間比率算折舊
但若加了這項條款,表示我只要在這一年的保險期間車子被偷都是以56.5萬計算
3、我覺的整個項目最重要的就是超額責任險,因為一般第三人責任險體傷的部份200萬/2000萬
是指,每一個人賠償200萬,每件事故最多賠償2000萬,也就是10個人
但若今天事故受傷的只有一個人,而嚴重程度導致賠償金額超過400萬(包含強制險的200萬),
那麼,超過的部份就只能自己補足了,同理,財損的部份只有50萬
若今天不小心撞到一賓士,保險那就只賠50萬,其餘的要自己負責,若有加保超額責任險,則可以cover這個部份
4、之後我也請原業代補上超額責任險以及免折舊的項目,再報價給我,
所以車廠的業代重新給了我一張報價單,但特別的是新的報價如下
項目 | 保險金額 | 第一次報價 保險費 |
第二次報價 保險費 |
乙式車體險 | 49.9萬 | 24xxx | 19xxx |
竊盜險 | 49.9萬 | 19xx | 19xx |
竊盜損失折舊率附加條款 | -- | 298 | |
第三人責任險(體傷)每人 | 200萬 | 14xx | 14xx |
每一件意外事故之總額 | 2000萬 | ||
第三人責任險(財損) | 50萬 | 13xx | 13xx |
第三人駕傷 | 100萬 | 2xx | 2xx |
第三人駕傷-住院日額 | 1000/9萬 | 2x | 2x |
超額責任險 | 1000萬 | -- | 16xx |
第一次報價的乙式車體險的價格怎麼跟第二次差這麼多
最後才注意到保單下面的小字,原來第二次乙式車體險是有限定駕駛的
想來應該是在請業代補超額責任險以及免折舊項目的時候
業代應該是猜到有另一家保險公司報價給我了,不然我怎麼會知道超額責任險的東西
所以他便給了有限定駕駛的乙式車體險(乍看之下會覺的便宜很多),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限定駕駛
另外,以1000萬超額責任險保額來說業代的費用只有16xx,但有不含自車乘客的但書
也就是說若發生重大事故,自己車上的乘客若向自己求償,這個部份是不補償的
之前對車險不懂,去年買車時,也沒注意到車險到底保了什麼,就直接保了,
但是一般業代擬的車險似乎只會把價格較高的主要項目列入,
其它保費費低的項目,就都不列,ex:超額保費、車損及竊盜的當年免折舊...
不知道是他們沒想到還是想讓整體保額看起來低一些
另外,有些項目的除外條件跟限定條件其實我們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,
車子業代也不會特別說明,好像要自己去發現才知道
雖然我最後也不是保最完整的項目, 但至少我清楚知道自己的保障是什麼
有什麼情況是不沒有保障的,考量自己使用情況,去投保適合自己的保險才是比較重要的
其實友人提到,車險通常都是被業代攏斷的,一般保險員很難介入
以消費者的立場來說,跟誰買都沒差,只是需要充份被告知權益,
不然意外發生很容易產生以為有理賠但卻不理賠的糾紛